肺结核是我国发病, 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结核菌感染者 4亿人,结核病患者 5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 2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 病死亡的人数达到 15万人,为了让身边的人免受传染,学习预防结核知识,2018年8月16日到8月18日、2018年9月8日到9月9日,蚌埠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30名志愿者,在院领导和安徽博爱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分别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以及安徽省蚌埠市,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结核病知识宣讲活动。
我们在路上,风雨无阻
8月16日,天气好生任性了一把,雨滴肆意地击打在志愿者的伞上、身上,然而这并没有阻挡志愿者前进的脚步。夜,已降临,雨,毫无收敛之意,在雨声中,最后一波志愿者踏步而来,构成了雨夜中最美的风景……就这样志愿活动如期开展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决定了的事就绝不会轻易放弃,风雨无阻…
‘你’的耳朵,‘我’的嘴巴
活动的第一站志愿者们来到了舒城县仁和老年公寓,在这里为老人们举办了结核病知识讲座并普及了一些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知识,纠正了老人们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咸菜、平时很少运动…考虑到老人们年纪大了,大多听力不好,所以我们的志愿者就来到了老人的身边近距离的与老人们沟通,如果老人们还是听不太清,志愿者们就贴近老人的耳边耐心地和老人沟通。看到志愿者的到来,老人们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在和老人接触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真切的感受到老人们的孤独,他们很需要陪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可以,请给他们足够的耐心以及更多的爱。
讲座结束后,志愿者前往老人的住处,给老人测量学压,帮老人们做做家务,和老人们拉拉家常,在谈笑中向老人们普及结核病相关知识。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的志愿者来到了一位孤寡老奶奶的住所时,老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眼中泛着泪花对志愿者说‘你们真好呀,还愿意看我,愿意陪我说话……’拉起我们志愿者的手说着这席话时,我们的心头一下子被刺痛了,泪水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因为感动,因为心酸,因为除了聆听就什么都做不了的懊恼……交谈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老奶奶的孤独、脆弱,可我们终是无能为力……‘奶奶,我们要走啦,你要好好照顾自已哦,下次我们一定会回来看你的’不舍中,志愿者向老奶奶道别了。嗯,我们一定还会再回来的。
走进城镇社区,共践知行合一
接下来的时间里志愿者们走进了社区,我们在当地疾控以及社区卫生院负责人的指导下,在社区卫生所门前设点,接受社区居民的健康咨询,并教会他们自己测量血压。志愿者们还走访了一些社区居民的家中,进行结核病知识宣讲…
走遍大街小巷,共创健康生活
为了解舒城县居民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志愿者们在人流量较大的街道对行人进行了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经过数据统计以及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发现当地居民对结核病人可以享受的国家政策还不是很了解。
时光走的太快,还没好好品味就溜走了,就这样在舒城开展的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活动在志愿者的不舍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三天时间里我们收获了很多的感动,还收获了一段新的友情。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我们答应了老人们一定会再回来看他们……
初心依旧,再度出发
2018年,9月8日和9日,由公共卫生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再度出发赴蚌埠市孝馨老年公寓和万达广场开展了为期2天的以“预防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
9月8日,志愿者们就来到了蚌埠市孝馨老年公寓开展健康结核病活动,志愿者在那里和老人们拉起了家常,帮老人们做了家务,给老人们送去了欢乐、关爱和温暖,向老人们普及了结核病以及健康相关知识…
9月9日,志愿者们又来到万达广场,我们在万达广场周围给路过的行人发放宣传单,并耐心给他们讲解结核病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密封环境一定要勤通风,这样能够降低感染几率。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我们想一直做,想通过我们的努力,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百千万’计划中,号召大家关爱生命,共抗结核。希望在2035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全面消除结核病的终极目标。未来的路,道阻且长,决心已下,绝不退缩。


(文/图 蚌医青年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