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级动态

省级动态

安徽省结核病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安徽省结核病专科医疗联合体第二次全委会在合肥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17/10/31 15:00:08     点击次数:

10月27日下午,安徽省结核病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安徽省结核病专科医疗联合体第二次全委会在省会合肥召开,标志我省结核病防治进入新阶段。安徽省卫计委赵东副巡视员、省卫生计生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处郭德春处长、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李家龙副处长、安徽省胸科医院(省结防治研究所)党委书记、院(所)长马冬春等领导出席成立大会。来自医联体77家成员单位的医院院长或分管院长、有关市、县疾控中心主任或副主任以及医联体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安徽省胸科医院(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党委书记、院(所)长马冬春主持会议并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

在成立大会上,安徽省卫计委赵东副巡视员首先对结核病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了结核病医疗联合体一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明确阐述了质控中心成立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全省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质控中心工作开展。随后赵东副巡视员从三个方面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指导。第一,强化质量安全,充分发挥省结核病质控中心的作用。明确指出质量控制中心承担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相应的监测责任,要求质控中心在后续工作中完成的“八大任务”即专业现状、学科发展应用、技术能力的提升、质量安全的促进、标准规范的确定、工作效果评价、网络体系建设、质量保证落实。第二,注重创新引领,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结核病专科联盟。第三,要提高认识度,确保各地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加大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力度,特别是可疑症状的重点排查;规范治疗,加强管理,为实现省政府制定的《安徽省结核病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后马冬春院(所)长代表安徽省结核病医疗联合体管委会向参会的各位委员做了医联体工作报告,马院(所)长在报告中提及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结核病医疗联合体,安徽省结核病专科医疗联合体成立一年以来,在省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推动落实分级诊疗,成绩斐然。省胸科医院一年内共实现下转病人5926 人次,接收上转病人2475 人次,同时成员单位间实行大型设备检查与结果互认,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共享,使得结核病病人属地归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马院(所)长指出,随着医联体工作的不断开展,全省结核病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有序下沉,基层结核病诊疗人才队伍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利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比例有所提升。富有效率的结核病医疗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正、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完善。

针对在医联体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基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因功能定位和基本药物目录的制约,部分医疗机构遇到了非项目抗结核药品特别是用量较少的部分二线抗结核药品短缺、配送不及时等情况,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与调研,在第二次的全委会上医联体管委会建议对临床必需、市场价格低、临床用量小的抗结核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对此,安徽省卫生计生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处郭德春处长表示,医联体采购药品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医联体采购药品工作有利于推进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建设,是医联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他要求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医联体药品采购的现实意义,主动作为,密切配合,确保工作取得实质成效。

大会上,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李家龙代表省卫计委宣读安徽省结核病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并与安徽省结核病医联体专家组组长、安徽省胸科医院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结核病学科带头人李孳主任共同为安徽省结核病质量控制中心揭牌。此次安徽省结核病质量控制中心的成立,是完善我省结核病质量控制体系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保证我省结核病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促进结核病诊疗标准的规范统一,推动我省结核病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省结核病质量控制中心将严格根据国家和省卫计委颁布的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质量标准、诊疗规范以及技术指南,制定我省结核病专业的质控标准、考核方案,并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督查和评价,逐步实现省内各结核病定点医院质控的标准化和同质化,助力全省“三位一体”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有序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落实《“十三五”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